农民观念中的乡村发展及其公共性问题——关于发达地区乡村农民的田野调查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含义

被引:8
作者
赵德余 [1 ]
方志权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关键词
农民观念; 乡村发展; 公共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本文选择了上海这样一个发达地区的中远郊区作为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地点,以统计分析的方式对市场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公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评价乡村进步的标准上,农民尤其突出了农村社会保障和居住条件,而社会广为关注的经济收入增长并没有被农民优先考虑。政府在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但在文化精神生活领域却明显"缺位"。市场化和乡村发展在引发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消解上述问题的"积极因素"。政府政策响应的内容通常也是农民呼声或愿望表达最强烈的方面,例如对农民的收入、就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关注最为突出,农村环境治理次之,而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则容易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政策所"遗忘"。所以,新农村建设政策倾向于响应农民最关心的、最显性的问题,而农民忽视或感知不强烈的隐性问题通常在政府的政策议程中缺乏重要的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7+80 +80-8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罗沛霖,杨善华,程为敏主编, 2005
[2]  
中国乡村报告[M]. 学林出版社 , 肖唐镖,李昌金等著, 2005
[3]  
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吴毅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