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基于标识性概念界定的探索

被引:9
作者
马述忠 [1 ]
濮方清 [2 ]
潘钢健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标识性概念; 中国话语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68 [特种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挑战了传统国际经济学的话语体系,而在数字贸易领域的率先实践给予中国学者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历史机遇。本文扎根于数字贸易实践,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通过借鉴各界研究成果,归纳出能够被国内外社会各阶层所广泛接受的关键词。具体地,本文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界定数字贸易中的42个标识性概念,界定依据是全国和国内主要省市政府文本、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文本、中英文学术期刊论文,以及中国和世界的鲜活事实。本文的标识性概念共同支撑起数字贸易的中国话语体系,该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数字贸易学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形成,还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帮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更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44+141 +141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数字经济时代国际商务理论研究:新进展与新发现 [J].
柴宇曦 ;
张洪胜 ;
马述忠 .
国外社会科学, 2021, (01) :85-103+159
[2]   从跨境电子商务到全球数字贸易——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下的再审视 [J].
马述忠 ;
潘钢健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7 (05) :119-132+169
[3]   论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 [J].
杨延超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01) :84-106+206
[4]   关于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若干思考 [J].
姚前 ;
汤莹玮 .
金融研究, 2017, (07) :78-85
[5]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N]. 石建勋.人民日报. 2021 (009)
[6]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N].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 (002)
[7]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6 (002)
[8]  
逻辑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姜全吉,迟维东主编, 200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08/a8c4e3672c74491a80b53a172bb753fe.shtml . 2021
[10]  
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马述忠,房超. 光明日报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