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结构研究

被引:92
作者
张先康
赵金仁
张成科
任青芳
聂文英
成双喜
潘素珍
唐周琼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
[3] 郑州
关键词
帕米尔东北侧; 伽师地区; 宽角反射折射; 地壳结构; 不均匀变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1998年在帕米尔东北侧伽师及其周边地区完成了两条深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剖面 .结果表明 ,西昆仑、塔里木和天山在地壳速度结构、构造特征上显示出较大差异 .塔里木块体具有稳定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 ,地壳平均速度较高 (6 .5km s) .向南进入西昆仑 ,地壳明显增厚 ,厚度可达 70km左右 ,且地壳平均速度偏低 (6 .0— 6.2km s) ,偏低的地壳平均速度主要来源于相对低速度的下地壳结构 ,反映了西昆仑褶皱系下地壳介质的特征 .向北进入天山后 ,地壳同样明显增厚 ,但增厚的程度低于西昆仑下 ,约为 50— 55km .天山地壳同样具有明显低的平均速度 (6.2km s) ,显示了天山地壳相对“软”的特征 ,但天山地壳偏低的平均速度来源于广泛分布于中地壳的低速度层和速度偏低的下地壳 .在印度块体向北强烈推挤的作用下 ,该区地壳遭受强烈的不均匀变形 ,塔里木块体向南插入西昆仑下 ,向北插入天山下 ,形成了该区强烈地震频繁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GPS研究南天山(伽师)地区现今地壳变形附视频 [J].
王琪 ;
丁国瑜 ;
乔学军 ;
王晓强 .
地震学报, 2000, (03) :263-270+336
[2]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 [J].
伍致中,刘东海 .
新疆石油地质, 1996, (03) :211-218+302-303
[3]   新疆天山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图象 [J].
胥颐,朱介寿,刘志坚,张华卿,朱燕 .
地震学报, 1994, (04) :480-487
[4]   阿图什地区地震地质特征 [J].
柏美祥 .
内陆地震, 1987, (02) :135-145
[5]  
天山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A]. 张先康,张成科,嘉世旭,杨卓欣,赵金仁,方盛明,赵俊猛,杨健,段永红,宋占隆,邓宏钊.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 2000
[6]  
天山活动构造[M]. 地震出版社 , 邓起东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