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模式识别在水煤浆锅炉结渣特性判别上的应用

被引:30
作者
兰泽全
曹欣玉
周俊虎
黄镇宇
刘建忠
赵翔
赵显桥
岑可法
机构
[1]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2] 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锅炉; 结渣特性; 模式识别;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3.07.044
中图分类号
TP391.4 [模式识别与装置];
学科分类号
0811 ; 081101 ; 081104 ; 1405 ;
摘要
该文基于模糊数学原理,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尝试性地提出将综合指数R与4个常规结渣指标(软化温度T2、硅比G、硅铝比SiO2/Al2O3和碱酸比B/A)一起构成评判因素集,对某燃料水煤浆灰和取自该锅炉不同部位的另3个样品(炉渣、转向室灰和除尘灰)进行了结渣倾向性判别,以验证该模型的可靠程度。通过沾污特性分析和粘聚特性试验及与同一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对照,结果表明该新模型较以前的四因素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判别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证明了实验室煤灰明显有别于现场锅炉煤灰。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电厂锅炉结渣特性的研究 [J].
张忠孝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0, (10) :65-67
[2]   300MW燃煤电厂锅炉积灰结渣计算机在线监测与优化吹灰 [J].
阎维平 ;
梁秀俊 ;
周健 ;
叶学民 ;
郑占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0, (09) :85-89
[3]   模糊模式识别在凝汽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J].
王培红 ;
朱玉娜 ;
贾俊颍 ;
吕震中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10) :47-50
[4]   电站锅炉结渣的模糊合评判 [J].
赵利敏 .
热力发电, 1998, (05) :8-10+21
[5]  
锅炉和热交换器的积灰、结渣、磨损和腐蚀的防止原理与计算[M]. 科学出版社 , 岑可法等著, 1994
[6]  
模糊数学[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李洪兴,汪培庄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