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舒必利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4
作者
:
周保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精神病医院
周保慧
机构
:
[1]
河南省南阳市精神病医院
来源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
/ 17卷
/ 09期
关键词
:
抑郁症;
舒必利;
抗抑郁药;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
100205 ;
摘要
:
目的:探讨舒必利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舒必利合并原抗抑郁药,对照组单纯服用抗抑郁药。疗程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末采用HAMD及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相当,但治疗组减分更明显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舒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精神病学.[M].沈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J].
方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苏州市广济医院心身科
方建忠
;
梅其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苏州市广济医院心身科
梅其一
;
杨小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苏州市广济医院心身科
杨小男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01)
:36
-37
[3]
舒必利治疗抑郁症的辅助作用
[J].
刘祥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泰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刘祥臣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01)
:24
-24
[4]
舒必利对抑郁大鼠模型脑内酶的影响
[J].
钟德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钟德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建醒
;
徐华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徐华锋
;
吴超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吴超全
;
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精神病防治所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王军
;
周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药研究所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周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文弟
;
刘长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精神病防治所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刘长久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01)
:13
-15
←
1
→
共 4 条
[1]
精神病学.[M].沈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J].
方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苏州市广济医院心身科
方建忠
;
梅其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苏州市广济医院心身科
梅其一
;
杨小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苏州市广济医院心身科
杨小男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01)
:36
-37
[3]
舒必利治疗抑郁症的辅助作用
[J].
刘祥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泰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刘祥臣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01)
:24
-24
[4]
舒必利对抑郁大鼠模型脑内酶的影响
[J].
钟德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钟德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建醒
;
徐华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徐华锋
;
吴超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吴超全
;
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精神病防治所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王军
;
周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药研究所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周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文弟
;
刘长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精神病防治所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刘长久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01)
:13
-1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