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轨底坡对LM和LMA两种轮对接触行为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李霞
温泽峰
金学松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轮对; 钢轨; 轨底坡; 滚动接触; 蠕滑率; 蠕滑力; 接触应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11.5 [轮轨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301 ;
摘要
为揭示轨底坡与两种踏面的轮轨滚动接触行为之间内在联系,利用改进数值算法分析不同轨底坡下,LM踏面和LMA踏面车轮沿中国钢轨60 kg/m(CHN60)上滚动接触时的接触几何参数、轮轨接触点处的刚性蠕滑率的变化情况,再根据Kalker的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详细地分析两种轮对滚动接触斑上的正压力和切向力分布。利用弹性力学中Bossinesq=Cerruti力/位移计算公式并借助Gauss数值积分方法,确定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时体内的弹性位移、应变和应力的分布情况。分析计算中,考虑两种车轮半径420 mm和460 mm。计算结果表明,1/20轨底坡下LM踏面车轮对应的接触应力等参量远小于1/40轨底坡下的情况,LMA踏面轮对的情况刚好相反。由此可知,对于LM-CHN60轮轨接触副,1/20轨底坡较1/40的好;对于LMA-CHN60轮轨接触副,1/40轨底坡较1/20的好。车轮半径对LM-CHN60和LMA-CHN60的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不大。数据结果为轮轨型面优化设计和轨底坡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轨底坡对曲线钢轨侧磨影响的研究 [J].
沈钢,张定贤 .
铁道学报, 1994, (03) :95-99
[2]   恢复1∶20轨底坡 [J].
赵镜荣 .
铁道建筑, 1990, (03) :27-29
[3]  
轮轨蠕滑理论及其试验研究[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金学松著, 2006
[4]  
轮轨摩擦学[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金学松, 2004
[5]   Influence of gauge width on rail side wear on track curves [J].
Povilaitiené, Inesa ;
Kamaitis, Ipolitas Zenonas ;
Podagélis, Igoris .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6, 12 (03) :255-260
[6]  
Wear,plastic deformation and friction of two rail steels—a full-scale test and a laboratory study[Y] .2 OLOFSSON U,TELLISKIVI T. Wear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