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档案工作发展及对策研究

被引:1
作者
江宗臣
王德康
机构
关键词
档案; 门类; 事业; 达标升级; 执法监督; 档案事业管理; 档案局; 档案馆; 文化机构; 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法规; 依法治档; 档案行政管理; 攀枝花;
D O I
10.16113/j.cnki.daxtx.1993.01.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我市档案工作现状至1991年底,全市有档案局6个,档案馆8个,档案室856个;共有档案干部1297人。馆藏案卷167575个,底图5487张,录音录像88盘,照片8722张,资料38281册;编有案卷目录、分类目录、专题目录、“全引”目录等1090本,卡片57886张;一年编有资料4种约33万字。各单位室藏案卷1842746个(其中专门档案1256741卷),底图925023张,录音录像1908盘,照片48373张,资料102137册;一年编有资料约3608万字。这一时期,馆、室藏档案增长速度分别为32%和19%;馆、室年均接待查阅人员462056人次,提供利用833002卷件。据1984~1991年的不完全统计,提供档案利用取得的经济效益在1.25亿元以上。据抽样调查,档案室业务建设合格率达75%以上的单位占76%,其中合格率达90%以上的单位占47%。截至1991年,档案工作经考核达标升级的单位,占单位总数的27%。其中市属单位档案工作达标升级的,占单位总数的35%;区、县属单位档案工作达标升级的,占单位总数的16%。总之,我市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人小到大,从不健全到比较完善,工作有了巨大变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这就是: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