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利益协调机制研究——以武夷山下梅村为例

被引:17
作者
纪金雄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古村落旅游; 利益协调;
D O 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1.02.019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运用共生理论,对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关系和共生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冲突状况及其共生条件;其次,提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目标模式是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最后,从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和利益保障四方面来构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J].
王东红 .
焦作大学学报, 2009, 23 (02) :56-58
[2]   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研究 [J].
陈学强 ;
刘潇 ;
杨超 .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05) :79-81
[3]   不同经营模式下的“社区参与”机制比较研究——以古村落旅游为例 [J].
颜亚玉 ;
张荔榕 .
人文地理, 2008, (04) :89-94
[4]   旅游共生机制研究 [J].
吴世辉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3) :184-185
[5]   跨界民族文化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整合机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 [J].
王维艳 ;
林锦屏 ;
沈琼 .
地理研究, 2007, (04) :673-684
[6]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 [J].
杨桂华 .
人文地理, 2005, (05) :80-83
[7]  
基于共生思想的新疆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 韩芳,吴焱,帕尔哈提.艾孜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8]   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 [J].
任啸 .
旅游科学, 2005, (03) :16-19+25
[9]   旅游开发中的“边界共生”现象及其区域整合机制 [J].
王凯 .
开发研究, 2004, (01) :42-44
[10]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J].
吴泓 ;
顾朝林 .
经济地理, 2004, (01) :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