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荒漠草地主要藜科牧草的生态地理特征及其饲用价值

被引:12
作者
孙海群
机构
[1] 青海省畜牧兽医学院草原系
关键词
藜科,生态地理特征,饲用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青海黎科植物约17属50种,它们的产地及生态地理分布各市相同,反映了青海藜科植物区系的丰富性。在荒漠草地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藜科植物有11属40种,其中有的起建群作用,有的为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这些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该区放牧家畜的主要饲草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2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柴达木地区植被及其利用.[M].杜庆;孙世洲著;.科学出版社.1990,
[2]  
牧草学各论.[M].任继周等修订;王 栋原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4]  
中国植物志.[M].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79,
[5]  
柴达木盆地资源植物.[M].中国科学院青海甘肃考察队编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64,
[6]   合头草荒漠草场的研究 [J].
丘明新 .
中国草原, 1984, (02) :22-27
[7]   我国荒漠不同生态类型植物的旱生结构 [J].
刘家琼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4) :314-319+353
[8]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 [J].
吴征镒 .
云南植物研究, 1979, (01) :1-20
[9]   中国西北地区的梭梭荒漠 [J].
胡式之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1963, (Z1) :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