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46
作者
张岸
齐清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关键词
GIS; 人口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 深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2.2 [];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社会科学开始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空间模式和非常态分布,研究社会科学中的空间结构问题。人口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同时也较易获取、容易做到时空连续,因此往往是衡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借助于GIS技术,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为例。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总体表现为集聚。具体来说:1990年和2000年深圳市人口密度均以特区内东门街道为最高,特区外各街道人口密度增长较快;1990 ̄2000年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约4km;1990年人口密度函数和2000年人口密度函数均以反函数模型拟合较好,从市中心随着距离增加,人口密度递减;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中心附近具有较大的向心效应,带来周边邻近区域人口的增长,而在东部郊区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出现部分离心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 [J].
李倢 ;
中村良平 .
国外城市规划, 2006, (01) :40-47
[2]   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J].
梁艳平 ;
钟耳顺 ;
朱建军 .
工程勘察, 2003, (04) :48-50
[3]   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3) :204-215
[4]   人口统计的时空分析 [J].
陈述彭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5-9
[5]   90年代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趋势的模型研究 [J].
沈建法 ;
王桂新 .
中国人口科学, 2000, (05) :45-52
[6]   上海市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分析 [J].
祝俊明 .
中国人口科学, 1995, (04) :21-30
[7]   增长极的人口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J].
李若建 .
南方人口, 1994, (04) :45-49
[8]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M]. 科学出版社 , 冯健著, 2004
[9]  
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高向东著, 2003
[10]  
人口社会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佟新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