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地体-裂谷构造与演化附视频
被引:8
作者
:
刘肇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有色总公司成都地质干部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刘肇昌
李凡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有色总公司成都地质干部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李凡友
钟康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有色总公司成都地质干部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钟康惠
机构
:
[1]
有色总公司成都地质干部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来源
: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
1997年
/ 01期
关键词
: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体-裂谷构造,地体类型,陆内造山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 [矿床学];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三江地区的地质结构以亲陆地体与亲洋地体及其间的亲弧地体相间排列为特征。亲陆地体有哀牢山型、扬子型、冈瓦纳型、保山型、昌都型等。亲陆地体裂离主要发生于早奥陶世、早石炭世、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裂谷作用和海底扩张作用导致亲洋地体形成。晚海西期、早印支期和晚印支期洋壳俯冲,导致洋内弧、陆缘弧等亲弧地体及岛弧裂谷系形成。地体联合发生于寒武纪末、石炭纪末、二叠纪末和中三叠世末,最终形成结构复杂的三江联合地体,并于晚三叠世自南而北逐渐增生于扬子地台西缘。增生后的中新生代大陆构造发展时期,以沿边裂陷、沿边走滑构造岩浆带和沿边走滑叠缩陆内造山带发育为特征。陆内造山带的形成与大陆地幔岩石圈壳下俯冲和表壳的地体构造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地震层析地质解释原理及其在滇西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J].
赵永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赵永贵
;
钟大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钟大赍
;
刘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刘建华
;
吴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吴华
;
刘福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刘福田
.
地质科学,
1992,
(02)
:105
-113
[2]
滇西北地区活动断裂[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编, 1990
←
1
→
共 2 条
[1]
地震层析地质解释原理及其在滇西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J].
赵永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赵永贵
;
钟大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钟大赍
;
刘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刘建华
;
吴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吴华
;
刘福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刘福田
.
地质科学,
1992,
(02)
:105
-113
[2]
滇西北地区活动断裂[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编, 199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