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河谷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20
作者
刘亚群
李海波
裴启涛
于崇
罗超文
杨风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切河谷; 地应力场; 应力释放; 应力集中; 反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21.2 [];
学科分类号
081601 ;
摘要
基于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7个坝址区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初步得出深切河谷区最大水平主应力量值随深度呈分段线性关系的结论。分析结果还表明在河谷埋深较浅部位(即应力释放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值随深度的增加幅度较小,而在较深部位(即应力集中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值随深度的增加幅度较大。此外,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阿达坝址区的地应力场进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1)河谷卸荷作用对浅部谷坡的地应力场影响较大,在该区域采用水压致裂法确定地应力场误差可能会比较大;而对河床区域应力场方向的影响较小,采用水压致裂法来确定河床区域的应力场是可行、可靠的;(2)不仅河谷区地应力场存在3个分区即应力释放区、应力集中区和应力平稳区,岸坡地应力场也存在上述3个分区;(3)阿达坝址区河谷底应力集中范围在河床下60~140 m范围内;(4)深切河谷区应力集中区的深度受岩体卸荷强弱程度和地形地貌的差异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435 / 24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溪洛渡水电站坝区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研究 [J].
付成华 ;
汪卫明 ;
陈胜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1) :2305-2312
[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地应力测量及地应力场特征分析 [J].
刘亚群 ;
罗超文 ;
李海波 ;
王学潮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0) :22-26
[3]   反倾层状边坡弯曲折断的应力及挠度判据 [J].
陈红旗 ;
黄润秋 .
工程地质学报, 2004, (03) :243-246+273
[4]   两种典型河谷应力场应力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J].
田玉中 ;
李攀峰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2, (03) :60-63
[5]   河谷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J].
朱焕春,赵海斌 .
水利学报, 1996, (05) :29-36
[6]   河谷走向与河谷地应力分布 [J].
朱焕春 ;
陶振宇 ;
黄德凡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5, (01) :17-24
[7]   地形地貌与地应力分布的初步分析 [J].
朱焕春 ;
陶振宇 .
水利水电技术, 1994, (01) :29-34
[8]   沿河谷地区地应力的地质成因及其展布规律 [J].
修俊峰 ;
徐同海 ;
马代馨 ;
熊家富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86, (03) :257-266
[9]   二滩水电站坝区岩体应力场研究 [J].
白世伟 ;
李光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82, (01) :45-56
[10]  
中国西南地壳浅表层动力学过程及其工程环境效应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黄润秋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