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基层治理应用——以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治理经验为例

被引:8
作者
沈士光
魏苗苗
机构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互联网+”技术手段; 民主权利; 朱泾镇;
D O I
10.16822/j.cnki.hitskb.2016.01.006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50302 ;
摘要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率先采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模式。在"空间全覆盖"网格优势支撑下,采取"类两轴化"的组织结构,有效地保证落实网格治理的责任制,并对城市部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区分了"静态物"和"人本物"质量的不同,显现了人本关怀,也凸显了深层次治理的远见,实现了有效有序的治理。在民主治理方面,既利用技术手段,又考虑到居民家庭对电视的偏好,将公共政策的知情权、选择权以及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权交给公众,实现了知情与互动、参与与监督的两个结合,并预示了权利政治的不可逆的成长状态,给居民提供了真正当家做主的范式。在工作作风方面,运用技术的支撑力,实现了从一次评估到过程评估、从定性到定量、从体制内考核到以体制外评价为主的三个转变,为探索摆脱科层困境,保持与群众紧密联系的可持续、可持久的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互联网+”下的社会治理转型 [J].
王国华 ;
骆毅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5, (10) :39-51
[3]  
城市管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摩根, 2011
[4]  
网格化管理和信息距离理论[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池忠仁, 2008
[5]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平, 2006
[6]  
技术年代的政党[M]. 商务印书馆 , (美) 弗兰, 2004
[7]  
构建虚拟政府[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简·芳汀(JaneE.Fountain)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