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测算:1991—2015

被引:7
作者
周永锋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索洛剩余法; 技术进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利用索洛剩余法估算1991—2015年期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表明:(1)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减变动与宏观经济周期大致吻合;(2)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大量的资本投入,在1991—2015年期间,资本的平均增长率为14.40%,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3)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3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经济增长方式相对落后。我国应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加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008年以来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分析 [J].
岑露 ;
余翔 .
当代金融研究, 2018, (01) :43-56
[2]   金融中介供给与中国创新驱动——来自一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J].
刘冲 .
当代金融研究, 2018, (01) :17-31
[3]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度与分解 [J].
张少华 ;
蒋伟杰 .
统计研究, 2014, 31 (03) :54-60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5]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 [J].
王小鲁 .
经济研究, 2000, (07) :3-15+79
[6]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ynamics in Sub-Saharan Africa: Malmquist Index Approach[J] . Alilu Noah,Hyacinth E. Ichoku.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 2015 (3)
[7]  
Determinant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J] . Anna K. Raggl.Review of Middle East Economics and Finance . 2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