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替代与内生经济增长路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华
魏晓平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4.04.019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后备技术使能源替代成为可能,缓解了不可再生能源的稀缺性约束。在Lucas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因子,重点探讨了在达到均衡增长路径过程中不可再生能源消费、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数据对理论模型的一些结果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率和可再生能源再生率是维持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而言,人力资本积累率抵消了物质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效应,而可再生能源的再生性又恰恰弥补了不可再生能源的耗竭性约束,并且可再生能源又是支撑能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力量;不可再生能源消费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显著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但是前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大于后者。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能源经济学视角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索——评《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J].
林伯强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154-159
[3]   可再生能源、中间产品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J].
肖文 ;
唐兆希 .
世界经济, 2012, 35 (02) :143-159
[4]   资源消耗、污染控制下经济可持续最优增长路径 [J].
许士春 ;
何正霞 ;
魏晓平 .
管理科学学报, 2010, 13 (01) :20-30
[5]   核电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研究 [J].
郭勇 .
求索 , 2009, (09) :30-32
[6]   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分析——以水电、核电、风电为例 [J].
王瑛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11) :96-99
[7]   自然资源耗竭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基于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J].
彭水军 .
管理工程学报, 2007, (04) :119-124
[8]   前沿分析方法在中国经济增长核算中的适用性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世界经济, 2007, (07) :56-66
[9]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10]  
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 尤卓雅.浙江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