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萨北开发区下白垩统青山口组葡Ⅰ-2油层曲流河边滩砂体内部建筑结构

被引:4
作者
郑荣才 [1 ]
付志国 [1 ]
张永庆 [2 ]
杨会东 [2 ]
文华国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建筑结构; 夹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油田密网井测井资料为基础,以储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在大量现代沉积资料调研和露头考查的基础上,以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北三区葡Ⅰ-2油层为例,通过详细的曲流河边滩储层的沉积特征描述和砂体储、隔层结构分析,形成揭示单一边滩砂体内部侧积夹层分布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层内建筑结构研究思路。该研究思路在理论上主要涉及相互叠置的河道砂体沉积单元的微相识别、单砂体劈分、描述,在应用上主要涉及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表征技术。以葡Ⅰ-22砂层为例的侧积夹层外部形态和内部建筑结构的精细描述结果,表明这一技术方法是描述河流相储集砂体均质体系特征最有效的技术方法之一,可为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开采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489 / 4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在河流相砂体等时对比中的应用 [J].
郑荣才 ;
柯光明 ;
文华国 ;
高红灿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641-647
[2]   砂体等时对比的高分辨率层序分析技术 [J].
张明禄 ;
郑荣才 ;
达世攀 ;
柯光明 .
矿物岩石, 2004, (01) :113-120
[3]   储层非均质体系、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和流动单元研究思路探讨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6) :16-18+43
[4]   储集层的两种精细对比方法讨论 [J].
刘波 ;
赵翰卿 ;
于会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94-96+11
[5]   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 [J].
郑荣才 ;
彭军 ;
吴朝容 .
沉积学报, 2001, (02) :249-255
[6]   曲流点坝沉积模式、三维构形及其非均质模型 [J].
马世忠 ;
杨清彦 .
沉积学报, 2000, (02) :241-247
[7]   储层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 [J].
张昌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3) :344-350
[8]  
现代油藏描述新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沈平平等著, 2003
[9]  
储层精细研究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穆龙新等编著, 2000
[10]  
现代和古代河流沉积体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柯林森(Collinson,J.D.),(美)卢 恩(Lewin,J.)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