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转变的透视——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

被引:14
作者
胡毅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南京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内城住区更新; 参与主体; 角色转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在市场化的趋势下,城市空间日商品属性和交换价值日益体现,内城住区更新成为资本生产积累的手段和工具。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出发,以南京市老城南地区的南捕厅为实证案例,揭示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的改变。实证表明,伴随着资本对城市建设领域的作用和控制,内城住区更新的参与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居民和住区空间本身的生产关系和角色都发生了转变以适应新的资本生产方式;同时,各类政策文件等作为住区更新的非物行动者则成为传播更新语境和施展权力的工具。尽管更新结果未能完全满足居民意愿,但是在过程中居民已经意识到对自身空间需求的维护与权利表达的可能途径,使地方政府做出让步,从而更多考虑公众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卫·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理论化进程 [J].
付清松 .
学习与探索, 2012, (05) :25-29
[2]   深圳城市更新中的政府角色与作为——从利益共享走向责任共担 [J].
刘昕 .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01) :41-45
[3]   城市更新中的利益冲突与规划协调 [J].
任绍斌 .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26 (01) :12-16
[4]   转型期城市空间再开发中非均衡博弈的透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J].
陈浩 ;
张京祥 ;
吴启焰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5) :33-40
[5]   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 [J].
张京祥 ;
邓化媛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3 (01) :43-47
[7]   试论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及其效应反思——基于城市增长机器理论的分析 [J].
张京祥 ;
于涛 ;
殷洁 .
人文地理, 2008, (03) :7-11
[8]   城市更新:超越物质规划的行动与思考 [J].
程大林 ;
张京祥 .
城市规划, 2004, (02) :70-73
[9]   国有投资公司与国有资本的市场化 [J].
林毅夫 .
经济研究参考, 2001, (01) :32-38
[10]  
空间与政治[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 勒菲弗 (Lefebvre,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