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12
作者
党犇
赵虹
周立发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3]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陕西西安
[4] 陕西西安
关键词
次生孔隙; 台北凹陷; 侏罗系储层; 形成机理; 吐哈盆地;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2.03.01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发育特征的分析 ,得出其原生孔隙不发育 ,次生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和油气聚集的主要空间 ,进而分析了次生孔隙的微观、宏观识别标志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孔隙水中有机酸和碳酸含量与来源的分析 ,探讨了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 ,认为有机酸对骨架颗粒长石和岩屑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的根本原因。该研究对于台北凹陷乃至整个盆地侏罗系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浚茂,庞明编著, 1989
[2]  
Predictive m odels for sandstone diagenisis. SU RDU M R C,MACGOWAN D B,DU NN T L.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