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法学的历史使命——以中国法治建设为指向的法对策学思考

被引:11
作者
易继明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实践; 法律样本; 社会问题; 司法化; 渐进式法治; 中国特色;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1.01.005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学的历史使命是维护并阐释某种法治秩序。当代法学首先是根植于中国法律实践,阐释实践中的两个法律样本即技术性样本和政治性样本。政治性样本始终与现实的政治话语纠葛在一起,但作为一种政治智慧,要将社会问题司法化,同时避免司法问题的泛政治化,特别是不能超越法律规范。从这个角度说,法律可以被利用,但却不能被违反。纵观法治建设的历史,有革命式和渐进式两种模式。中国法治建设不能生拉硬扯,应该顺应历史和时空条件,走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法治之道。在经济改革拉动下的私法制度基本形成之后,下一步,应该在社会建设和政治改革的推进下,寻找建构法治秩序的突破口,完善社会法域和公法域的基本制度,在实践中形成中国式的法治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繁荣与自由背后的契约自由难题 [J].
马翠军 .
读书, 2010, (05) :3-10
[2]   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 [J].
苏力 .
中国法学, 2010, (01) :5-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 (01) :21-35
[4]   中国的法治主义:背景分析(下) [J].
许章润 .
法学, 2009, (05) :67-82
[5]   中国的法治主义:背景分析(上) [J].
许章润 .
法学, 2009, (04) :66-79
[6]   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兼论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的关系 [J].
孙首娟 .
山东社会科学, 2006, (12) :41-46+49
[7]   跛了脚的“法治”——与夏勇先生商榷 [J].
易继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2) :3-9
[9]   法治及其与德治关系论 [J].
张中秋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3) :237-244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