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洋山—诸广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23
作者
李献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关键词
花岗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部分熔融; 分离结晶;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3.01.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系统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和模式计算表明,万洋山—诸广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的母岩浆是区域前震旦基底岩石经过80%部分熔融形成的。母岩浆通过40%的分离结晶形成花岗闪长岩;残余岩浆继续演化,经过约50%的分离结晶形成二长花岗岩;最后的残余熔体再分异、固结形成黑云母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花岗细晶岩。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三元混合模式判据及其应用 [J].
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85, (03) :250-254
[3]   印度与欧亚板块东部碰撞边界——腾冲火山岩的Nd-Sr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研究 [J].
朱炳泉 ;
毛存孝 .
地球化学, 1983, (01) :1-14
[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中刚等 编著, 1989
[5]  
南岭花岗岩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莫柱孙著, 1980
[6]  
A-type granite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iscrimination and petrogenesis[J] . Joseph B. Whalen,Kenneth L. Currie,Bruce W. Chappell.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