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下扬子区内2个玄武岩产地(江苏六合瓜埠山、安徽当涂釜山)的幔源包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上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具原生粒状结构、碎斑结构、板状镶嵌等粒结构及部分熔融结构四种类型。在光学岩组图上显示出从原生粒状结构→碎斑结构→板状镶嵌等粒结构,其橄榄石光性方位优选性逐渐增强。变形橄榄石滑移轴为[100],滑移面以{0k1}为主,(010)次之。高温高压人工变形实验证实,这种滑移系形成于高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橄榄石位错类型多样,(100)、(001)位错壁分布广泛,位错壁间距显示对数正态分布特征.估算的本区上地幔高温蠕交流动差异应力为(10.9~11.5MPa)。上地幔流变速率、流动应力、等效粘滞度与深度关系指示本区新生代大地构造性质为大陆拉张带或大陆裂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