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莫霍面形态的重力模拟及其对探讨高原隆升机制的意义

被引:15
作者
吕庆田
姜枚
高锐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莫霍面形态,重力模拟,隆升机制,PKP走时残差,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巨大变形带,岩石圈地幔的变形特征对高原的隆升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远震PKP走时残差沿高原中部剖面的变化,发现莫霍面的断错在整个高原是普遍存在的;利用人工地震资料作为约束,用重力资料对莫霍面的形态进行了反演模拟,认为岩石圈地幔的断错和叠覆可能是青藏高原隆升的重要机制;最后讨论了板块运动、局部热和密度不均匀性以及地幔流动对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西藏定日-青海格尔木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J].
史大年 ;
董英君 ;
姜枚 ;
赵红 ;
G.Poupinet ;
A.Hirn ;
A.Nercessian .
地质学报, 1996, (04) :291-297
[2]   中、法两国联合进行青藏高原天然地震探测地壳结构的研究 [J].
姜枚,吕庆田,薛光琦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3) :412-413
[3]   青藏高原的Pn波速度和Moho面的起伏 [J].
丁志峰 ;
曾融生 ;
吴大铭 .
地震学报, 1992, (S1) :592-599
[4]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综合地球物理调查与研究 [J].
吴功建 ;
高锐 ;
余钦范 ;
程庆云 ;
孟令顺 ;
董学斌 ;
崔作舟 ;
尹周勋 ;
沈显杰 ;
周烑秀 .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5) :552-562
[5]   青藏高原地壳结构构造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J].
崔作舟 ;
尹周勋 ;
高恩元 ;
卢德源 ;
傅维洲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0, (02) :215-226
[6]   重磁似二度体人机联作最优化反演方法 [J].
曾青石 .
物化探计算技术, 1986, (04) :32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