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梅雨锋低涡扰动的结构研究

被引:65
作者
高坤
徐亚梅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梅雨锋; 低涡; 中尺度数值模拟; 四维同化; 四维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1 [气团和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9年6月下旬在长江中下游发生长达10天之久的连续性暴雨,作者对其进行了全程中尺度四维同化数值模拟,利用时空高分辨的模式输出,对梅雨锋上与强降水密切相关的5个低涡的活动特点和四继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识别和追踪每个低涡的活动路径,分析其主要特征的垂直结构、水平分布和时间演变,并通过轨迹和气块物理属性个别变化的计算,揭示构成低涡的三股气流,分析低涡区水汽及冷空气来源和湿斜压锋区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740 / 75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1995年中国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 [J].
陶祖钰 ;
王洪庆 ;
王旭 ;
马禹 .
气象学报, 1998, (02) :39-50
[2]   影响江淮地区的西南涡中尺度结构特征 [J].
韦统健 ;
薛建军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6, (04) :71-78
[3]   梅雨锋的维持与其上扰动的发展特征 [J].
孙淑清,杜长萱 .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02) :153-159
[4]   梅雨期长江流域两类气旋性扰动和暴雨 [J].
胡伯威,潘鄂芬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6, (02) :138-144
[5]   “91.7”江淮暴雨低涡发展结构和演变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J].
程麟生 ;
彭新东 ;
马艳 .
高原气象, 1995, (03) :27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