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储层自生伊利石40Ar-39Ar定年技术及油气成藏年龄探讨

被引:25
作者
云建兵 [1 ,2 ]
施和生 [3 ]
朱俊章 [3 ]
吴河勇 [1 ,4 ]
冯子辉 [1 ,4 ]
邱华宁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油气成藏年代学联合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技术部
[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成藏年龄; 40Ar-39Ar法; 自生伊利石; 珠江口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成藏年龄是石油地质学和同位素年代学共同面临的科学难题之一。本文探讨砂岩储层自生伊利石40Ar-39Ar阶段加热技术获得油气成藏年龄的可能性。样品采自南海珠江口盆地第三纪珠海组砂岩储层,采用冷冻加热循环技术缓慢碎裂样品,以减少碎屑长石混入量。释出气体首先经过专门研制的纯化装置,有效地除弃有机杂质气体,然后经过2个NP10Zr/Al泵进一步纯化。06ZJ26I伊利石40Ar-39Ar激光阶段加热分析获得了阶梯状上升的年龄谱。开始3个最低激光能量阶段加权平均年龄(12.1±2.2)Ma(2σ)解释为自生伊利石的最小年龄,可能代表了油气成藏的最大年龄;而较高激光能量阶段坪年龄(98.0±0.9)Ma则代表了砂岩中陆源碎屑长石的年龄。与传统K-Ar法相比,40Ar-39Ar法可以揭示伊利石样品更多的年代学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134 / 11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40Ar/39Ar年代学数据处理软件ArArCALC简介 [J].
张凡 ;
邱华宁 ;
贺怀宇 ;
杨列坤 ;
苏菲 ;
王英 ;
吴林 .
地球化学, 2009, 38 (01) :53-56
[2]   珠江口盆地珠海组时代归属及新近系与古近系界线问题探讨 [J].
秦国权 .
中国海上油气 , 2007, (01) :1-9
[3]   新一代Ar-Ar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趋势: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Ar-Ar实验室为例 [J].
邱华宁 .
地球化学, 2006, (02) :133-140
[4]   自生伊利石40Ar/39Ar法定年技术及气藏成藏期的确定 [J].
王龙樟 ;
戴橦谟 ;
彭平安 .
地球科学, 2005, (01) :78-82
[5]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有瑜 ;
罗修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31-236
[6]   油气储层中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J].
张有瑜 ;
罗修泉 ;
宋健 .
现代地质, 2002, (04) :403-407
[7]   沉积岩中伊利石的烷基胺阳离子处理和K-Ar定年分析 [J].
杨忠芳 ;
车忱 ;
季峻峰 ;
周凤英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16) :1261-1264
[8]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信息研究天然气气藏的成藏时间 [J].
肖贤明 ;
刘祖发 ;
刘德汉 ;
米敬奎 ;
申家贵 ;
宋之光 .
科学通报, 2002, (12) :957-960
[9]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的分离提纯及其K-Ar同位素测年技术研究 [J].
张有瑜 ;
董爱正 ;
罗修泉 .
现代地质, 2001, (03) :315-320
[10]   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定年分析油气藏形成期 [J].
王飞宇 ;
郝石生 ;
雷加锦 .
石油学报, 1998, (02) :5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