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耕时代退耕林管护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对陕北的实地调查

被引:1
作者
蒋峰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委托代理; 管护; 激励机制;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2.09.034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后退耕时代,陕北退耕区林木管护不足问题极为突出,不利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巩固。从农户和政府的契约视角探讨林木管护中行为主体的激励约束关系有利于该工程的成果巩固。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一个政府和农户在林木管护中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得出管护的收益风险变大和相对价值变小,使激励弱化,固定工资制导致双方总收益处于非帕累托最优状态,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35 / 19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问题研究——基于退耕农户机会成本视角的动态博弈模型 [J].
林德荣 ;
支玲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1) :101-105
[2]   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行为动态博弈分析 [J].
柯水发 ;
赵铁珍 .
林业经济问题, 2008, (01) :47-50+60
[3]   农户参与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 [J].
危丽 ;
杨先斌 ;
刘燕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29-35
[4]   从政府与农户的动态博弈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 [J].
李彧挥 ;
孙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62-65
[6]   退耕还林与森林经营管理 [J].
杜纪山 .
林业资源管理, 2005, (05) :1-5+10
[7]   退耕还林工程中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J].
李豫新 ;
殷朝华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36-39
[8]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中经济利益补偿的博弈分析 [J].
杨明洪 .
云南社会科学, 2004, (06) :64-68
[9]   秦岭贫困山区退耕还林(草)和禁伐政策实施低效的博弈解析 [J].
王亚娟 ;
刘小鹏 ;
马俊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3)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