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大气质量的灰色预测

被引:16
作者
刘学欣
薛安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气质量; 预测; 灰色系统; 模型;
D O I
10.13205/j.hjgc.2006.02.024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质进行了分析,得出PM10、TSP和SO2是主要污染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主要污染因子的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预测出到2008年北京市的TSP和PM10仍不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今后几年内降低颗粒物的污染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1+5 +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大气氮氧化物污染的应用 [J].
茅均标 ;
石健 ;
刘刚 ;
李继明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 (01) :38-40
[2]   北京远期能源需求与大气环境目标及近期对策探讨 [J].
吕应运 ;
佟庆 ;
徐滨 ;
仝德良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6) :86-92
[3]   郑州市大气环境中的NO2污染与灰色预测 [J].
赵勇 ;
孙中党 ;
李有 ;
李小浩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2, (04) :38-41
[4]  
灰预测与灰决策.[M].邓聚龙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6]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傅立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7]  
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吴鹏鸣等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