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城油田南区Es2上2+3储层结构重建研究

被引:1
作者
王熙华
毛立华
汤军
黄彦庆
机构
[1] 中原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
[2]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储层结构; 储量潜力; 隔层; 非均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及结合对取心井岩心观察研究 ,认为本区Es上 2 + 32 砂层组砂体是多期曲流河及辫状河沉积形成 ,该区的泥质隔层、夹层发育 ,存在五个分布范围较稳定的隔层 ,是造成本区纵向非均质性的重要原因 ,本文对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 ,识别储层中的隔层和夹层分布规律 ,找到具有井间强非均质性储层中的剩余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176 +1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M].邓宏文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2]  
储层表征新进展.[M].(美)理查德A.沙茨英格;(美)约翰F.乔丹主编;宋新民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陆相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M].张幸福;周嘉玺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模式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沾化凹陷下第三系为例 [J].
杜振川 ;
金瞰昆 ;
孙玉壮 ;
魏魁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4) :103-107
[5]   松辽大型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前缘相储层结构模型 [J].
吕晓光 ;
李长山 ;
蔡希源 ;
李伯虎 ;
赵翰卿 .
沉积学报, 1999, (04)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