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对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孢子萌发及对烟粉虱致病力的影响(英文)

被引:6
作者
田晶 [1 ]
郝赤 [1 ]
梁丽 [2 ]
马瑞燕 [1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玫烟色棒束孢; 烟粉虱; 最佳侵染条件; 孢子萌发率; 致病力;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130168
中图分类号
S476.12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农业害虫。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是防治烟粉虱的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对不同温度(20、23、26、29、32℃)、不同湿度(53%、65%、75%、85%、95%)下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分生孢子萌发及其对烟粉虱的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对孢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26℃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当相对湿度低于75%时,孢子不萌发或萌发率较低;当相对湿度为85%–95%时,孢子萌发率显著升高。26℃时,烟粉虱2龄若虫的累计死亡率最高。随着相对湿度增大,病菌的致病力增强。当相对湿度为53%–95%时,烟粉虱2龄若虫累计死亡率从54.55%增加到88.89%。玫烟色棒束孢的致病力与孢子萌发率呈正相关,但温度比相对湿度对其影响更明显。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侵染烟粉虱的最佳条件是温度26℃和相对湿度大于85%。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对烟粉虱的致病力 [J].
田晶 ;
梁丽 ;
李新凤 ;
郝赤 ;
马瑞燕 .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41 (07) :728-731
[2]   温湿度对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侵染温室白粉虱的毒力影响 [J].
纪明山 ;
辛鑫 ;
王艳辉 ;
王瑞雪 .
北方园艺, 2010, (18) :179-181
[3]   环境因子对努利虫疠霉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J].
李伟 ;
王秀芳 ;
宣维健 ;
王红托 ;
盛承发 .
昆虫知识, 2007, (01) :93-97
[4]   不同温湿度下球孢白僵菌对小猿叶甲的致病力(英文) [J].
何余容 ;
吕利华 ;
邝灼彬 ;
冯夏 ;
陈焕瑜 ;
武亚静 .
昆虫学报, 2005, (05) :679-686
[5]   玫烟色拟青霉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烟粉虱的致病力 [J].
黄振 ;
任顺祥 .
中国生物防治, 2004, (04) :248-251
[6]   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J].
邱宝利 ;
任顺祥 ;
林莉 ;
P.D.Musa .
生态学报, 2003, (06) :1206-1211
[7]   烟粉虱在我国的发生为害现状及其非化学控制对策(英文) [J].
任顺祥 ;
王振中 ;
秋宝利 ;
肖燕 .
Entomologia Sinica, 2001, (03) :279-288
[8]   生物学实验中的湿度控制:改良的装置及工作原理 [J].
冯明光 ;
许谦 ;
徐均焕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102-106
[9]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松毛虫的侵染致病效应 [J].
林华峰 ;
樊美珍 ;
李增智 ;
胡萃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2) :195-200
[10]  
Effect of lsaria fumosoroseus on mortality and fecundity of Bemisia tabaci and Plutella xylostella[J]. Shaukat Ali.Entomologia Sinica. 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