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城市热岛效应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5
作者
余永江 [1 ]
林长城 [1 ]
王宏 [1 ]
马清 [2 ]
机构
[1]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
关键词
福建福州; 城市热岛; 关系;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03.031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福州市2008年1~7月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城市热岛变化特征以及降水量、风速和天气形势对热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份白天福州的城市热岛较强,3~7月份夜间的城市热岛强;有无降水的情况下福州的城市热岛都会存在,但降水对热岛有明显的负作用;风速在1 m/s左右时热岛强度最大,随着风速的加大,热岛开始减弱,风速一旦超过7 m/s热岛很难再维持;反气旋控制下福州的热岛强度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165 / 1166+1174 +117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合肥城市热岛变化特征研究 [J].
黄雅丽 ;
邓斌 ;
杨书运 ;
严平 ;
张平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2) :5088-5089
[2]   湖南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与热岛效应和纬度的关系 [J].
王爱珍 ;
陈江民 ;
李艳 ;
宋林军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7) :2874-2876
[3]   基于遥感手段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J].
金苏毅 ;
江洪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5) :2141-2142+2146
[4]   郑州市热岛效应研究与人体舒适度评价 [J].
郑敬刚 ;
张景光 ;
李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838-1842
[5]  
Effects of boundary-layer stability on urban heat island-induced circulation[J] . J.-J. Baik,Y.-H. Kim,J.-J. Kim,J.-Y. Ha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2007 (1)
[6]  
Influences of the city of Bucharest on weather and climate parameters[J] . Sergiu Tumanov,Aurora Stan-Sion,Alexandru Lupu,Cornel Soci,Cristian Oprea.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9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