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因素分析——以涂尔干的自杀社会因素理论为视角

被引:6
作者
赵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 社会转型; 预防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大学生自杀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基于涂尔干的自杀理论,可以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繁杂、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长期的应试教育、共同信仰的缺乏等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原因。为减少和预防大学生自杀,需要学校、学生自身和社会分别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J].
刘红 .
法制与社会, 2010, (17) :187-188
[2]   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 [J].
张道祥 .
中国学校卫生, 2002, (06) :526-527
[3]  
社会学主要思潮[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法)雷蒙·阿隆(RaymondAron)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