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龙门山南段双石断裂的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11
作者
:
林茂炳,陈运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林茂炳,陈运则
机构
:
[1]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来源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1996年
/ 02期
关键词
:
逆冲断层,不整合残块,龙门山;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2.3 [];
学科分类号
:
070904 ;
摘要
:
双石断裂是龙门山南段的前山断裂,但并不是真正的盆地与造山带的分界。它是一组兼具走滑性质的道冲断裂,断裂带中具有许多红色地层夹片和印支期不整合残块,充分反映了该断裂发育晚于盆地的真正边界。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龙门山双石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探讨
[J].
陶晓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陶晓风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1995,
(02)
:27
-30
[2]
初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基本结构样式
[J].
林茂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林茂炳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4,
(03)
:1
-7
[3]
龙门山南段金台山飞来峰的结构样式附视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建勇
;
林茂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林茂炳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3)
:52
-58
[4]
简论龙门山南段末端地区构造发展史附视频
[J].
林茂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林茂炳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3)
:46
-51
[5]
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J].
林茂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系
林茂炳
;
吴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系
吴山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46
-55
[6]
龙门山推覆构造之初步研究[J]. 赵友年,赖祥符,俞如龙.四川地质学报. 1985(00)
[7]
龙门山及其邻区大地构造若干问题
[J].
赵友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局
赵友年
.
天然气工业,
1983,
(04)
:50
-56+7
←
1
→
共 7 条
[1]
龙门山双石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探讨
[J].
陶晓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陶晓风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1995,
(02)
:27
-30
[2]
初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基本结构样式
[J].
林茂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林茂炳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4,
(03)
:1
-7
[3]
龙门山南段金台山飞来峰的结构样式附视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建勇
;
林茂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林茂炳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3)
:52
-58
[4]
简论龙门山南段末端地区构造发展史附视频
[J].
林茂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
林茂炳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3)
:46
-51
[5]
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J].
林茂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系
林茂炳
;
吴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系
吴山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46
-55
[6]
龙门山推覆构造之初步研究[J]. 赵友年,赖祥符,俞如龙.四川地质学报. 1985(00)
[7]
龙门山及其邻区大地构造若干问题
[J].
赵友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局
赵友年
.
天然气工业,
1983,
(04)
:50
-56+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