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环境记录的年代校正与古气候重建

被引:19
作者
刘子亭 [1 ,2 ]
杨小平 [1 ]
朱秉启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全新世; 东亚季风; 古气候; 荒漠地貌; 湖泊记录; 巴丹吉林沙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东亚夏季风区的西北缘,是认识东亚季风演变及其区域响应的窗口。文章在系统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环境记录的年代进行了新的校正,并重建了全新世环境演变的历史。分析结果显示,巴丹吉林沙漠在早全新世开始出现高湖面,早中全新世在湖区广泛出现高湖面和淡水环境并在沙漠东北缘发育了古土壤,晚全新世时湖泊水位下降,沉积地层以风成砂为主。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环境变化总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初气候干旱;在10.0cal.kaB.P.左右气候由于向湿快速变化,并在8.5~4.0cal.kaB.P.期间气候最为湿润,但同时存在短期的干湿波动;4.0cal.kaB.P.以来气候总体干旱,但在2.2cal.kaB.P.左右出现短期的湿润。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气候变化反映了该地区在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降水明显增强,中全新世季风降水较强,晚全新世季风降水减弱,同时具有短时期的不稳定性。10.0cal.kaB.P.以来巴丹吉林沙漠气候总体由湿润向干旱变化,应与北半球全新世以来太阳辐射的持续减弱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25 / 9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青海湖全新世硬水效应随时间变化性及其对沉积物14C年龄的校正 [J].
汪勇 ;
沈吉 ;
刘兴起 ;
王苏民 ;
张恩楼 .
湖泊科学, 2010, 22 (03) :458-464
[2]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东南边缘地区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文学意义 [J].
马妮娜 ;
杨小平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702-711
[3]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以新疆博斯腾湖记录为例 [J].
陈发虎 ;
黄小忠 ;
杨美临 ;
杨勋林 ;
范育新 ;
赵晖 .
第四纪研究, 2006, (06) :881-887
[4]  
Chronology of Holocene lacustrine sediments in Co Ngoin, central Tibetan Plateau[J]. WU Yanhong1, WANG Sumin1& HOU Xinhua1,3 1.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edimentation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2.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85, China;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6(09)
[5]   青藏高原中部错鄂全新世湖泊沉积物年代学研究 [J].
吴艳宏 ;
王苏民 ;
侯新花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8) :713-722
[6]   150kaBP以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区域地层序列的新研究 [J].
李保生 ;
高全洲 ;
阎满存 ;
李云卓 ;
董光荣 ;
温小浩 .
中国沙漠, 2005, (04) :457-465
[7]   内蒙古大青山南麓古土壤(14)C测年研究 [J].
尹金辉 ;
郑勇刚 ;
刘粤霞 .
核技术, 2005, (02) :113-117
[8]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全新世以来的演变 [J].
杨小平 .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97-104
[9]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形成发育研究 [J].
闫满存 ;
王光谦 ;
李保生 ;
董光荣 .
地理学报, 2001, (01) :83-91
[10]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毗邻地区的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J].
杨小平 .
中国沙漠, 2000, (02)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