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在重质土稻区,由于土壤导水率低,渗透性差,如果排水工程不完善,在长期淹灌条件下,必然引起地下水位升高,土壤潴水,造成土壤缺氧,导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形成硫化物、低价铁、低锰化合物,并使有机质还原,产生醇、醛类和甲烷,同时也会使硝酸盐还原为有害的亚硝酸盐或游离氨,降低微生物的固氮能力,进而影响稻株对周围物质的吸收和正常的能量交换,直至危害水稻的正常生长,尤其对根的生长速度和活性影响最严重。因此,采取适当措施,改善田壤水文条件,合理控制地下水埋深,提高土壤水势梯度和活度,增加氧的梯度和扩散速率,减少二氧化碳的积累,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活化土壤,减少有毒物质的积累。提高养分的有效性,对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意义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