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香蕉催熟生理和技术研究
被引:17
作者
:
陈维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陈维信
苏美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苏美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振永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伟振
机构
:
[1]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来源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3年
/ 02期
关键词
:
香蕉;
催熟温度;
乙烯利;
呼吸;
乙烯产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催熟温度越高,激发果实产生的乙烯和CO2量越多,呼吸跃变期越早出现,果皮颜色变化越快。但温度在26℃以上,果皮转黄受到抑制。果实在30℃催熟约3天,果肉已成熟,但果皮仍基本是绿色,仅带微黄,颜色指数在3以下。建议香蕉催熟周期为5~7天,催熟温度17~21℃,乙烯利浓度500~1000ppm。提高温度或增加乙烯利浓度虽可加快成熟速度,但导致果肉迅速变软和货架寿命缩短。乙烯的大量释出比呼吸跃变期早出现。呼吸跃变期随乙烯利浓度增加而提早出现。不同的果实饱满度和采收季节对催熟处理的敏感性有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