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12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分析(英文)

被引:2
作者
张胜 [1 ]
高灿红 [2 ]
林太赟 [1 ]
机构
[1] 台州市种子管理站
[2]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甬优12; 单季晚稻; 栽培技术;
D O I
10.16175/j.cnki.1009-4229.2013.05.02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索超级稻甬优12超高产栽培的有效技术途径,进一步发挥甬优12的增产增效潜力。[方法]测定甬优12产量大于700kg以上的产量性状数据,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甬优12的穗、粒、重结构,研究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对产量贡献的大小。[结果]在7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有效穗与粒数是两个相互制约的产量因子,各产量因子作用于产量的效应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结论]确保有效穗数、稳定粒数、兼顾千粒重,是实现单季杂交晚稻甬优12超高产栽培的有效技术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54 / 7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甬优12’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J].
刘伟明 .
农学学报, 2012, 2 (10) :1-4+13
[2]   籼粳杂交水稻甬优9号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英文) [J].
张胜 ;
林太赟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12 (04) :517-519
[3]   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分析(英文) [J].
刘伟明 .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09, 10 (02) :73-76+96
[4]   旱作对籼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J].
季彪俊 ;
孙依斌 ;
郑喻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7) :178-182
[5]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 [J].
刘建丰 ;
袁隆平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453-456
[6]   直播晚粳稻栽培高产途径探讨 [J].
程旺大 ;
汤美玲 ;
赵国平 ;
张国平 .
上海农业学报, 2001, (02) :49-52
[7]   Association of polyamines in governing the chilling sensitivity of maize genotypes [J].
Gao, Canhong ;
Hu, Jin ;
Zhang, Sheng ;
Zheng, Yunye ;
Knapp, Allen .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09, 57 (01)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