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重构的血管内超声研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

被引:6
作者
惠波
党群
王小飞
金喆
夏大胜
高陆
蔡林
张靖
徐芳
王佩显
机构
[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介入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 C反应蛋白质; 重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用血管内超声(IVUS)对比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重构(remodeling)特点,探讨冠状动脉重构与临床表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关系。方法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应用IVUS研究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18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测量“罪犯”血管病变处及其近端、远端参考段的外弹力膜(EEM)面积、管腔面积,计算斑块面积和重构指数(RI),定义RI>1.05为正重构,RI<0.95为负重构。识别出高危斑块,检测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hs CRP水平。结果ACS组“罪犯”血管处的斑块面积大于SA组[(11.94±4.90)mm2比(9.17±3.36)mm2,P=0.035]。ACS组RI明显大于SA组(0.972±0.222比0.796±0.130,P=0.003)。两组正、负重构分布比率显著不同正重构在ACS组比SA组更常见(34.2%比5.6%,P=0.047),而负重构在SA组更常见(负重构在ACS组和SA组分别为52.6%与88.9%,P=0.003)。ACS组高危斑块发生率多于SA组(76.3%比50.0%,P=0.040)。ACS组患者血清MMP2高于SA组[(250.65±47.97)μg/L比(214.21±47.20)μg/L,P=0.029],前者的血浆MMP9也高于后者[(84.26±9.78)μg/L比(68.46±22.82)μg/L,P=0.038],前者的血清hs CRP亦高于后者[(3.62±3.37)mg/L比(1.48±1.52)mg/L
引用
收藏
页码:428 / 4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普伐他汀治疗对血浆CD40L、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李江 ;
赵水平 ;
彭道泉 ;
许竹梅 ;
胡敏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03) :8-11
[2]  
et al.Plasma level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are increased in the coronary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okubo Y, Hanada H, Ishizaka H. American Heart Journal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