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1908年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物体性质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4
作者:
谢烈文
侯泉林
E.M.Kolesnikov
N.V.Kolesnikova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
[2] 莫斯科国立大学地质系
[3] 莫斯科国立大学地质系 北京
[4] 北京
[5] 莫斯科
[6] 俄罗斯
来源:
关键词:
通古斯大爆炸;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用ICP-MS分析了西伯利亚中部通古斯地区的沉积物和附近的岩石样品,在1908年爆炸事件影响层中分别发现和证实了Pd,Ni,Co,REE,Ti和Sr等元素的异常,比背景值高出4~35倍.事件影响层中,Pd与Ni,Co,∑REE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这些元素在非事件层中则不具相关性,表明它们应具有相同的来源,即通古斯爆炸物体.事件影响层中REE的碳质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比较平坦,而非事件层中的配分曲线更为陡峭,前者的(La/Yb)n为2.1~3.2,后者则为7.0~143.2;附近的岩石样品中REE与球粒陨石的比值为10~100,而事件影响层样品中的该比值为1左右;并且影响层的Ti/Ni比值以及Sr/Co比值与彗星的相近,表明这些元素异常不可能由地内物质污染所致,而是由通古斯爆炸事件引起的,爆炸物体的成分可能与碳质球粒陨石相似,很可能是彗星.此外,根据事件层中Pd的异常丰度,估算出爆炸物体的质量大于107吨,半径大于126m.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