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动员的行动逻辑——一个概念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48
作者
孔繁斌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治动员; 行动逻辑; 议题建构; 认同聚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政治动员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以其独有的功能效应和运作魅力而持续吸引政治科学的关注。但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政治动员研究观念、方法滞后,解释不了基本问题和现实的变化,需要拓展新的研究空间。两个视角的深入应当成为研究前沿:政治动员的研究需要在界划各种类型基础上,注重分析动员过程中集体行动形成的隐秘机制———动员议题建构和公众聚合认同,以求取一般化理论知识;面对威权政体下政治动员往往带来“崇高的紧张”的结局、自由民主政体下竞选动员走向“失衡的承诺”的普遍化的现实,政治动员怎样克服“身份———功能”危机,以适应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转向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美国政府与政治.[M].(美)施密特(SteffenW.Schmidt);(美)谢利(MackC.Shelley);(美)巴迪斯(BarbaraA.Bardes)著;梅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M].(日)川崎修著;斯日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现代美国政治竞选活动.[M].(美)理查德·K.斯克尔(RichardK.Scher)著;张荣建译;.重庆出版社.2001,
[4]  
权力论.[M].(美)丹尼斯·朗(DennisH.Wrong)著;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  
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M].(美)雷蒙德·塔塔洛维奇(RaymondTatalovich);(美)拜伦·W.戴恩斯(ByronW.Daynes)编;吴念等译;.重庆出版社.2001,
[6]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渠东;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  
后现代理论.[M].(美)斯蒂文·贝斯特(StevenBest);(美)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Kellner)著;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8]  
自由民主与政治学.[M].(美)詹姆斯·W·西瑟(JamesW.Ceaser)著;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9]  
政治心理学.[M].(美)威廉·F.斯通(WilliamF.Stone)著;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10]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