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网络对物种迁移及景观连通性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周圆 [1 ,2 ]
张青年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广东省海洋资源研究发展中心
关键词
道路生态学; 物种流; 最小耗费模型; 生态廊道; 景观连接度;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4.0027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0705 ; 070501 ;
摘要
道路对区域景观产生破碎化及阻碍效应,使得生态过程发生受阻、景观功能受损。科学评估道路的生态效应对指导道路选线、生态恢复工程及景观规划有重要价值。本文采用阻力面概念和最小耗费模型,实现了景观阻力、斑块质量、廊道畅通性和景观连通性的计算,定量分析了物种迁移过程中道路网的干扰程度。结果表明:道路引起生态廊道长度平均增加30%,廊道曲率平均增加0.19;道路也使廊道通畅性平均降低90%,影响程度与廊道耗费值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76;整体景观连通性下降30.8%,扩散能力越弱的廊道所受道路阻碍效应越强。本文建立的模拟评价方法可用于确定景观尺度上特定生态过程的关键格局,同时也可为景观生态规划中生态廊道设计及景观连通性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40 / 4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深圳市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成因及其景观格局效应 [J].
王丽 ;
曾辉 .
地理研究, 2012, 31 (05) :853-862
[2]   湖南省城市群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J].
尹海伟 ;
孔繁花 ;
祈毅 ;
王红扬 ;
周艳妮 ;
秦正茂 .
生态学报, 2011, 31 (10) :2863-2874
[3]   基于模型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 [J].
徐延达 ;
傅伯杰 ;
吕一河 .
生态学报, 2010, 30 (01) :212-220
[4]   基于景观格局与过程的云南省典型地区道路网络生态效应 [J].
富伟 ;
刘世梁 ;
崔保山 ;
张兆苓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9, (08) :1925-1931
[5]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J].
陈利顶 ;
刘洋 ;
吕一河 ;
冯晓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8, (11) :5521-5531
[6]   道路网络理论在景观破碎化效应研究中的运用——以浙江省公路网络为例 [J].
刘佳妮 ;
李伟强 ;
包志毅 .
生态学报, 2008, (09) :4352-4362
[7]   道路影响域的界定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以纵向岭谷区为例 [J].
刘世梁 ;
温敏霞 ;
崔保山 ;
富伟 ;
杨敏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4) :122-128
[8]   重庆市都市区绿地景观的连通性 [J].
熊春妮 ;
魏虹 ;
兰明娟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37-2244
[9]   基于网络特征的道路生态干扰——以澜沧江流域为例 [J].
刘世梁 ;
温敏霞 ;
崔保山 ;
杨敏 .
生态学报, 2008, (04) :1672-1680
[10]   济南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 [J].
孔繁花 ;
尹海伟 .
生态学报, 2008, (04) :17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