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南河包场须家河组砂岩沉积—成岩作用

被引:44
作者
张胜斌 [1 ,2 ]
王琪 [1 ,2 ]
李小燕 [1 ,2 ]
王多云 [3 ]
陈国俊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石英溶蚀作用; 储层效应; 分布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是盆地内主要天然气储层,其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沉积作用不仅控制着主要储层的宏观分布特征,而且影响着后期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作用使埋藏时期储层被改造,不仅影响了储集空间的演化过程和孔隙结构特征,还最终决定了现今储层的面貌和分布规律。对大量实测物性参数的统计分析表明,河包场区块须家河组储层物性从上到下逐渐变好,下部须二段砂岩中出现大量石英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其物性明显好于上部须四段、须六段,是导致深部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不同沉积微相砂岩所经历的成岩改造作用类型及其储层的响应特征,根据研究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归纳出6种沉积—成岩相组合类型。对这些组合类型造成的储层效应进行了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划分,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成岩相组合类型的分布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邛西地区邛西构造须二段气藏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连通性研究 [J].
王顺玉 ;
明巧 ;
黄羚 ;
钟家国 ;
杨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6) :789-792
[2]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李士祥 ;
胡明毅 ;
李浮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535-539
[3]  
川中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J]. 孙红杰,刘树根,朱平,张长俊,雍自权,罗玉宏,龚昌明.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03)
[4]  
川中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J]. 孙红杰,刘树根,朱平,张长俊,雍自权,罗玉宏,龚昌明.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 (03)
[5]   川西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邵彦蕊 ;
胡明毅 ;
胡忠贵 ;
刘满仓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6, (05) :13-16+9
[6]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姜平 ;
胡晓强 ;
纪相田 ;
叶黎明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76-383
[7]   塔中西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溶蚀作用 [J].
钱一雄 ;
陈跃 ;
陈强路 ;
尤东华 ;
邹森林 .
石油学报, 2006, (03) :47-52
[8]   四川西部罗江构造须家河组四段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 [J].
罗锋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6, (01) :47-53
[9]   前陆层序致密储层的单因素成岩相分析 [J].
杜业波 ;
季汉成 ;
吴因业 ;
朱筱敏 .
石油学报, 2006, (02) :48-52
[10]   鄂尔多斯西部长6砂岩成岩演化与优质储层 [J].
王琪 ;
禚喜准 ;
陈国俊 ;
史基安 ;
王多云 .
石油学报, 2005, (05)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