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温度对铁基催化剂催化浆态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郝庆兰
王洪
刘福霞
白亮
张志新
相宏伟
李永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山西太原,山西太原,山西太原,山西太原,山西太原,山西太原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费-托合成; 铁基催化剂; 焙烧温度; 喷雾干燥技术; 浆态床反应器; 抗磨损性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3 [化学动力学、催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微球形Fe- Cu- K- SiO2催化剂,并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织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织构和结构热稳定性,粘结剂SiO2起到了分散和稳定α-Fe2O3晶相的作用.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α-Fe2O3晶粒逐渐增大,催化剂体相中的Cu和K原子向表面富集,且Cu向表面的迁移更明显;同时,催化剂中的α-Fe2O3和CuO相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离析,Cu的助剂作用减弱,使催化剂在合成气气氛下难于还原碳化.催化剂在n(H2)/n(CO)=0.67,GHSV=2.0L/(g·h),p=1.5MPa和θ=250℃下的浆态床F T合成反应评价结果表明,升高焙烧温度,催化剂的初活性和最高活性下降,但运行稳定性提高,而且有效地抑制了CH4的生成,明显促进了烃产物向高碳数方向移动.反应600h后卸载下的催化剂的形貌观测表明,催化剂的磨损主要是由化学磨损引起的,提高焙烧温度可明显改善其抗磨损性能,焙烧温度高于400℃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焙烧温度对Fe-Mn催化剂结构和F-T合成性能影响 [J].
杨勇 ;
陶智超 ;
张成华 ;
王洪 ;
田磊 ;
徐元源 ;
相宏伟 ;
李永旺 .
燃料化学学报, 2004, (06) :717-722
[2]   煤化工工艺技术评述与展望 Ⅳ.煤间接液化技术 [J].
相宏伟 ;
唐宏青 ;
李永旺 .
燃料化学学报, 2001, (04) :289-298
[3]  
Jin Y,Datye A K. J Catal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