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龙门山北段晚二叠世晚期沉积环境及沉积模式

被引:6
作者
金若谷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北京
关键词
晚二叠世晚期; 碳酸盐-硅质岩; 深水; 边缘海槽环境; 四川龙门山北段;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87.04.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沉积序列、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生物共生组合以及古地理位置等探讨了四川龙门山北段晚二叠世晚期的沉积相和沉积模式。提出了晚二叠世晚期沉积模式为缓坡型生物浅滩边缘沉积较深水碳酸盐-硅质岩边缘海槽环境。晚二叠世晚期(长兴期)由于华力西运动的波及和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的活动,海侵继续扩大,导致了碳酸盐台地发生破裂分化,出现了岩相和生物相分异明显,深沟纵横交错的古地理格局。四川龙门山北段晚二叠世晚期属边缘海槽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9+169 +16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苏浙皖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岩相和生物相 [J].
芮琳 ;
江纳言 .
古生物学报, 1984, (03) :286-299+403
[2]   湘、桂中晚泥盆世台槽相沉积特征 [J].
陈志明 ;
杨培基 ;
潘正莆 ;
侯奎 ;
刘国梁 .
沉积学报, 1983, (03) :88-9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