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被引:214
作者
罗静 [1 ,2 ]
王薇 [1 ,2 ]
高文斌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 干预; 保护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通过对留守儿童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家庭与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系统总结,概括了已有研究中在多个学术领域宏观呈现与微观分析的"22N"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目前干预措施实施不利的情况下,以保护性因素作为突破的新进展。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方面提出:留守儿童并不一定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自身具有发展与成长的心理资源,而且留守儿童研究的纵深趋势与切实可行的干预模式必须是以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990 / 9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31]   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 [J].
王良锋 ;
张顺 ;
孙业桓 ;
张秀军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10) :853-855
[32]   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 [J].
王秋香 .
文史博览, 2006, (14) :69-70
[33]   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J].
张丽芳 ;
唐日新 ;
胡燕 ;
徐德淼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04) :368-370
[34]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 [J].
王良锋 ;
张顺 ;
孙业桓 ;
张秀军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7) :639-640
[35]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 [J].
王良锋 ;
张顺 ;
孙业桓 ;
张秀军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7) :639-640
[36]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J].
周福林 ;
段成荣 .
人口学刊, 2006, (03) :60-65
[37]   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 [J].
罗国芬 .
青年研究, 2006, (03) :8-14
[38]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J].
迟希新 .
江西教育科研, 2006, (02) :29-32
[39]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 [J].
叶敬忠 ;
王伊欢 ;
张克云 ;
陆继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1) :57-65
[40]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 [J].
叶敬忠 ;
王伊欢 ;
张克云 ;
陆继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1) :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