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酯酶同工酶看亚洲稻的地理起源及亚种演化

被引:9
作者
张尧忠
程侃声
贺庆瑞
机构
[1] 云南省农科院遗传室、粮作所
关键词
亚洲稻; 起源; 演化; 酯酶酶谱分析;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89.04.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酯酶酶谱变异估计值的分析,认为籼粳的起源与分化中心主要为印度,粳稻的起源与分化中心主要为云南及东南亚。酶谱显示籼粳稻均起源于共同的祖先,但起源地是分散的。就32个籼粳属性带酶谱分析,纯籼带及纯粳带的酶谱只占28.1%,但所包括的品种数却占参试品种的43.6%,其余23个酶谱则籼粳属性带以不同比例同时出现,其中有4个酶谱既有籼品种也有粳品种,籼粳约各占一半,证明籼粳的演化是连续性的。演化的环境因素可能是水分与温度,文中就光壳稻和Rayada的酶谱构成型和Aus典型在前文聚类中的地位进行了初步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水稻酯酶酶谱的定量分析
    张尧忠
    程侃声
    周汇
    贺庆瑞
    [J].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03) : 43 - 50
  • [2] Study of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A-genome species of the genus Oryza through isoenzyme variation[J] . K. Palanichamy,E. A. Siddiq.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7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