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居民伤害谱及疾病负担研究

被引:10
作者
胡梦珏 [1 ]
马文军 [2 ,3 ]
许燕君 [3 ]
徐浩峰 [3 ]
宋秀玲 [3 ]
聂少萍 [3 ]
何志辉 [2 ,3 ]
陈思秇 [2 ,3 ]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
[2]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3]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伤害; 流行病学; 患病代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伤害谱及其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非致死性调查采用4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中小城市、1类和2类农村各3个县区;致死性伤害调查采取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3个调查点进行调查。结合2000年全省人口普查不同地区分年龄组和性别人口数,计算住院、门诊处理和自己/他人处理或没有处理人数分别与死亡人数的比值,绘制广东省居民伤害谱金字塔图。利用致死性调查和非致死性调查数据估算伤害造成的疾病负担。结果非致死性伤害共调查18 505人,发生伤害4 046人,发生率21.9%,标化率为21.2%。其中,城市、农村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7.7%(1 647/9 294)、26.7%(2 459/9 210);男性、女性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3.9%(2 228/9 324)、19.8%(1 818/9 168);0~19、20~59及≥60岁组人群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8.4%(2 156/7 592)、17.0%(1 432/8 437)、19.2%(458/2 388)。广东省居民伤害死亡、住院、门诊、自己/他人处理或没有处理的比例为1∶27∶126∶472;城乡居民的伤害谱比例接近,但农村(26.7%)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市(17.7%);女性(1∶35∶149∶651)伤害的伤害谱比例高于男性(1∶23∶115∶382);伤害死亡、住院、门诊、自己/他人处理或没有处理的比例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死因回顾性调查共调查了7 721例伤害死亡病例,伤害死亡率为50.7/10万,标化率为47.8/10万,估算广东省每年因伤害死亡约38 000人,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为117.3万人年,城市、农村、男性、女性的YPLL分别为48.9、68.4、78.9、38.4万人年。全省主要的前7种非致死性伤害每年需要的住院和门诊费用为63亿元,其中住院52亿元、门诊11亿元。结论广东省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组居民伤害谱不同,疾病负担沉重,迫切需要动员资源,加强预防控制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与预防 [J].
王兰亭 .
哈尔滨医药, 2012, 32 (01) :53-54
[2]   儿童伤害的类型、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J].
张岚 ;
戴馨 ;
胡晓云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 22 (02) :69-72
[3]   广东省城乡居民平均寿命和去死因寿命分析 [J].
许晓君 ;
许燕君 ;
马文军 ;
宋秀玲 ;
聂少萍 ;
徐浩峰 ;
李海康 ;
蔡秋茂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8, (04) :411-412
[4]   广东省居民非致死性伤害及疾病负担调查 [J].
马文军 ;
许燕君 ;
李剑森 ;
董智强 ;
徐浩锋 ;
聂少萍 ;
李海康 ;
林锦炎 .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08) :983-984
[5]   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伤害疾病负担的研究 [J].
瓮学清 ;
梁万年 ;
刘迎 ;
王玉春 ;
田大政 ;
王世萍 ;
周晓萍 ;
李荣 ;
李葳 ;
赵焕香 .
疾病控制杂志, 2005, (04) :302-305
[6]   深圳市居民伤害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调查 [J].
张青献 ;
张世英 ;
梁红英 ;
宁豪丁 ;
朱浴晖 ;
李学云 ;
张雪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04) :15-17
[7]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J].
王声湧 .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8, (03) :299-300
[8]   我国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亟需开展 [J].
王声涌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03) :131-133
[9]   洛阳市青少年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J].
苏琳 ;
谭亚峰 ;
田敏 .
中国学校卫生, 1996, (06) :4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