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七宝山角砾岩筒流体双重致裂机制与金铜成矿

被引:13
作者
徐兴旺
蔡新平
秦大军
王杰
梁光河
张宝林
高浩中
张小允
刘立金
薛世强
刘成深
周林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2] 山东莲宝矿业集团七宝山金矿!五莲
关键词
角砾岩筒; 流体双重致裂; 成因机制; 金铜成矿; 七宝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山东七宝山角砾岩筒的综合研究表明 ,该角砾岩筒形成于一种新的流体构造动力学机制———流体温压双重致裂和脉动扩展机制 ,即 :在流体的热应力和液压双重作用下形成性质不同的节理裂隙和上凸锥面状裂隙带 ,并脉动式往上扩展形成圆柱状压裂角砾岩体 ;锥面状裂隙带顶点岩石瞬间点爆裂 ,流体向该点汇流 ,流体流速加快和爆裂区呈倒置锥状往上扩展 ,岩筒上部锥状爆裂角砾岩体与锅盖状震裂角砾岩体形成 .富金流体于岩筒上部倒置锥状裂隙体 (温度压力急降箱 )下部沸腾面附近富集和沉淀 ,富铜流体主要于温压相对较高的汇流区集结和沉淀成矿 .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酸性隐爆角砾岩、次火山(超浅成)岩与成矿的关系——以广西贵港新民—吉塘铜银矿区为例 [J].
胡承绮 ;
冯佐海 ;
王林江 ;
石体坚 ;
李骏青 .
地质与勘探, 1997, (04) :1-6
[2]   山东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张连营,程敏清 .
地质找矿论丛, 1996, (01)
[3]   热液沸腾作用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其找矿意义 [J].
谢广东 .
地质科技情报, 1993, (03) :61-67
[4]   山西灵丘支家地热液隐爆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 [J].
陈津 ;
唐跃林 .
地质与勘探, 1993, (11) :16-22+28
[5]   隐爆角砾岩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章增凤 .
地质科技情报, 1991, (04) :1-5
[6]   山东七宝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王郁 .
地质论评, 1991, (04) :329-337
[7]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简特征与成矿 [J].
周炳煌 .
地质与勘探, 1990, (05) :26-30
[8]   镜铁矿矿物的找矿指示意义初探 [J].
陈大经 .
地质与勘探, 1988, (03) :10-14
[9]   山东省七宝山角砾岩筒型金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邱德同 ;
孔令刚 .
地质与勘探, 1986, (05)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