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后抗逆力的个案研究——来自精神分析视角

被引:7
作者
孙瑞琛 [1 ]
刘文婧 [1 ]
贾晓明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抗逆力; 精神分析;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0.05.011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在各方面都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灾区人民展现出了强大的抗逆力。通过田野观察、咨询记录文本分析,对灾区两个个案在地震前后的抗逆力表现的进行研究,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抗逆力的内涵进行阐释,得出以下结论:在个体生命早期提供"足够好的抱持性养育环境"有利于抗逆力的形成;心理干预有效途径在于对抗逆力恢复和养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M].(美)MichaelSt.Clair著;贾晓明;苏晓波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J].
于肖楠 ;
张建新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5) :658-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