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一体化下乡村居民点合理集聚的方式——以吴江黎里镇浦南片区为例

被引:10
作者
周银波 [1 ]
蓝祧彪 [1 ]
毕婧 [2 ]
机构
[1]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城乡发展一体化; 乡村居民点; 特质维育; 集聚能力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通过分析目前发达地区乡村居民点"撤并"存在的问题,整合城镇化水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以及乡村特质三方面因素与发展目标,确定了乡村居民点集聚合理度评价因子,构建了集聚合理度评价体系,提出了几种可能的集聚模式。将该方法应用于吴江黎里镇浦南片区,确定了其乡村居民点撤并方向、集聚形态,提出了木桶效应集聚能力建设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城乡统筹发展,创建海南新型农村居民点体系 [J].
李祥龙 ;
刘钊军 .
城市规划, 2009, 33(S1) (S1) :92-97
[2]   撤村并点中保留村庄选择的新思路及其应用 [J].
陈有川 ;
尹宏玲 ;
孙博 .
规划师, 2009, (09) :102-105
[3]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朱颖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 (07) :51-52+65
[4]   统筹城市和区域 整合城市和乡村 [J].
周干峙 .
城市规划, 2005, (02) :18-19
[5]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及其类型 [J].
孙胤社 ;
林雅贞 .
经济地理, 1988, (01) :31-35
[6]  
景观新农村.[M].陈威; 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7]  
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M].李立; 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8]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张泉[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  
城乡一体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初探.[D].刘正.山东大学.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