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创造角度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被引:45
作者
陆江源
机构
[1]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投入产出分析; 发展战略; 循环堵点;
D O I
10.13253/j.cnki.ddjjgl.2020.12.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未来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发展战略方向。科学评估国民经济发展依靠国内和国际循环的程度,有利于更好理解和把握"双循环"战略的历史性意义,提出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文章利用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将GDP分解为纯国内循环创造的部分和参与国际循环创造的部分。测算数据表明,中国近年来GDP中依靠国内循环创造的比例从74%稳步提升至83%,同时参与国际循环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而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是以国内循环为主的大国自循环模式,西欧国家采取国内弱循环、区域强循环模式,亚洲经济体主要是内部弱循环、国际强循环模式。展望未来,中国应建立更为强大自主的国内循环体系、巩固和发展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循环体系,推动形成内外循环互促的大国发展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背后的事实——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性视角 [J].
冯明 ;
闫冰倩 .
当代财经, 2020, (05) :48-61
[3]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湖南省内区域间经济联系分析 [J].
罗集广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5 (06) :174-177
[4]   全球经济“双循环”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以剑麻产业为例 [J].
齐顾波 ;
马俊乐 ;
徐秀丽 .
文化纵横, 2018, (06) :72-79
[5]   结构演进、诱致失灵与效率补偿 [J].
陆江源 ;
张平 ;
袁富华 ;
傅春杨 .
经济研究, 2018, 53 (09) :4-19
[6]   中国国际分工收益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分解 [J].
彭支伟 ;
张伯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6) :62-80
[7]   基于两个循环框架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J].
高洪民 .
世界经济研究, 2016, (06) :3-11+134
[8]   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 [J].
王直 ;
魏尚进 ;
祝坤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9) :108-127+205
[9]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北京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J].
李景华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3, (03) :129-137+161
[10]   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 [J].
贾根良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12) :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