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85
作者
刘卫东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化的三角结构; 世界治理; 全球供应链; 全球生产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包括人们的心理和生活、经济增长与就业、国家治理及世界治理等。这些影响使很多学者、评论家、大众、企业家乃至政府官员产生了非常悲观的情绪,舆论中不乏经济全球化将终结、全球供应链将大规模调整、世界治理格局将彻底改变等言论。本文通过建立"全球化的三角结构"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并结合疫情对世界的主要影响,试图揭示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走势。我们认为,资本的"空间出路"、技术的"时空压缩"和国家的开放程度是驱动经济全球化的三个基本力量,这三者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影响着全球化进程。从动力机制看,全球化是一个没有终点且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它不会倒退,而是波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经被全球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脱钩的代价极其昂贵,没有国家会选择完全脱钩。所谓的逆全球化现象,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世界格局变化及各国应对策略调整的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并不能影响全球化的资本和技术驱动力,但是可能影响国家的开放程度。如果疫情持续时间不是很长,经济全球化将很快会回归原有的发展轨迹,继续进行调整。各国也将继续围绕经济全球化进行斗争、妥协、再斗争,直至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经济全球化可能因为应对疫情而踩下急刹车,甚至暂退半步,但很快将继续前行,向着"包容性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39 / 14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逆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开启 [J].
佟家栋 ;
何欢 ;
涂红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2) :1-9
[2]   论美欧发达地区的逆全球化现象 [J].
张刚生 ;
严洁 .
国际观察, 2020, (02) :124-156
[3]   美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过去、现在与未来 [J].
张晓云 ;
李成威 ;
高丰 ;
杜崇珊 .
财政研究, 2019, (12) :110-119
[4]   当代逆全球化现象探析——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理论 [J].
任晓聪 ;
和军 .
上海经济研究, 2019, (04) :110-118
[5]   “逆全球化”的背后:新自由主义的危机及其批判 [J].
张超颖 .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03) :66-72
[6]   逆全球化的历史演进与可能走向 [J].
杨万东 ;
张蓓 ;
方行明 .
上海经济研究, 2019, (01) :99-112
[7]   “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建构——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到包容性全球化 [J].
刘卫东 ;
Michael Dunford ;
高菠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11) :1321-1331
[8]  
一带一路.[M].刘卫东.商务印书馆.2017,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著作编 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80,